<
11kzc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考科举 > 第240节
    原来是这么回事。

    纪元的名声响亮,大家都知道。

    十一岁的小三元也好,还是这次帮着正荣县处理合远县的案子也好,都让他声名大噪。

    主科夫子们不用说,都盼着纪元好好学习,回头他们这些夫子也能沾光。

    辅科夫子们本来没什么,他们都被戏称为辅科,学不学全看学生们的心思。

    到纪元这,原本也没什么。

    但问题就出在,一共六门辅科,纪元选了五门,唯独把书科给撇下去。

    这,这让自视甚高的书科杜夫子自然不爽。

    今日头一天上课,他还看着正荣县学生们进门,最后确定没有纪元后,脸都要气歪了。

    整节课上,对新来的正荣县学生都没好脸色。

    练字更是挑剔得不行。

    就连白和尚都被牵连,可见杜夫子有多生气。

    整节课都在杜夫子的生气中度过。

    纪元无奈道:“时间本就紧张,而且书法我已经有夫子了。”

    或者说,他已经找到自己的门道,剩下的就是勤加练习,他每日早上还会练一百大字,早就养成习惯。

    对比来说,额外再上书科,反而是一种浪费。

    也不是他的字好不到不用上课,是他接下来,还是要以自己练习为主。

    白和尚没见过纪元的字,蔡丰岚却是见过的:“是啊,你的字本就不用再学。”

    李锦奇怪:“我本想这么对杜夫子说,你刚刚为何拦着呀。”

    一直没说话的李勋替蔡丰岚解释:“你要是这么说,那纪元就真的完蛋了。”

    “目无师长的名声只会更响亮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就算他的字很好,杜夫子也不会承认。”

    李勋在府学时间长,更了解这位杜夫子:“杜夫子书画水平是很厉害的,他平时也引以为傲,可心眼也小,否则也不会这样生气。”

    太难了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里的夫子,都不能像正荣县夫子那般能理解学生。

    就算是李锦,也渐渐感受到这里夫子的不同。

    相比正荣县更传统的师生关系,这里的夫子似乎更冷漠一些。

    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,能学就学,学不成无所谓,别说到点下课了,有时候全凭夫子的心情。

    像正荣县的夫子们,下学后,无比勤加读书。

    府学的举人夫子,却常常寻花问柳,嘴上说学生务必用功,实际上自己都久久未翻书。

    特别是第十堂的夫子,李锦蔡丰岚都觉得,有些夫子甚至不如他们的秀才夫子。

    就拿他们今日第一节课的孟子夫子来说。

    那夫子就是陈举人。

    举人之名响亮,可他也许久没真的读过书了。

    可见教学一道,不是功名越高,人越厉害的。

    李勋答道:“所以今年岁考,你们务必用功,第一堂到第十堂,能考入前五堂,夫子就会有大进步。到时候才是真的上学了。”

    原来是这样。

    李勋来的这几年,估计也是自己摸索出来。

    出来读书果然不容易。

    纪元他们离开的时候,想给李锦他们一些钱,估计以后晚上的饭食都在他家了。

    李锦坚决不要:“咱们都是同窗,又一起来读书,白和尚只吃素,更花不了几个钱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可比我厉害多了,以后还要向你们请教呢。”

    纪元有多厉害,大家能不知道?

    跟着他一起读书,比请了个夫子都有用。

    李锦出门前,他爹一直交代,务必跟纪元好好学习。

    再说,这点饭菜算什么。

    可纪元,蔡丰岚,白和尚还是留了银子,算是给厨娘辛苦的酬劳。

    一番推让后,李锦只好让人收下,又让他们路上小心,回去栖岩寺还要两炷香的时间。

    他们最后一节课放学,再吃了晚饭,基本就在戌时后了。

    差点晚上八点多的样子。

    纪元他们再走半个小时的路回到栖岩寺,点上蜡烛后,继续写今日的课业。

    这样求学的日子,说是披星戴月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想要轻松也很简单,少上些辅科即可。

    但今日轻松了,以后呢?

    甘蔗哪有两头甜。

    再者,对纪元来讲,这样的日子十分充实,并不觉得艰辛。

    第二日一早。

    隔壁白和尚,蔡丰岚起来的时候,发现纪元早就洗漱好,大字写了一百个。

    见他们醒了,再晨读史书,接着温习今日的功课。

    等到吃过饭,一起再去府学。

    算下来,纪元依旧是寅时正刻左右起来,就是早上四点半左右。

    起来后锻炼,练字,读书。

    七点钟吃过饭,大家一起从东郊出发去上学。

    七点半左右到府学,休息半个小时,等着上第一节课。

    上午两节课到十二点休息吃饭,下午一点继续第三节。

    等到三点左右,接着辅科第四节第五节。

    直到晚上六点多放学,去李锦家用晚饭,七八点再回栖岩寺休息。

    这一日下来,时间格外充实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纪元也发现另一个好去处。

    府学的藏书阁。

    此地藏书阁已经有百年历史,藏书无数。

    加上本地书籍行业兴盛,许多冷门偏门的书这里也能找到。

    美中不足的是,府学藏书阁要收费。

    府学学生凭借学生腰牌,租一本书一文钱,一次最多可租十本。

    每本超过五天,则后续一天多收一文钱。

    这既然是让府学的书籍可以长久运行,也能平摊书籍的损耗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比起买书,还是划算的。

    纪元现在每天早上读的史书,就是从府学藏书阁借的,尽量在五日内看完,不然后面收费就贵了。

    栖岩寺每日来打扫的沙弥,都以为自己起得够早了,没想到碰到纪元这个卷王。

    更可怕的是,没过多久,白和尚跟蔡丰岚也加入队伍。

    天不亮三个人就起来读书,这下再也不怕打扰其他人,禅房里都是他们读书的声音。

    七月初九,下午放学。

    李锦等人长长舒口气。

    明日就是府学的旬休了!

    每月的初十,二十,三十都会休一天。

    总算能好好放松。

    李锦话刚说完,就见吃饭的几个人心不在焉点头。

    好了,他知道了。

    大家明天肯定还要读书的!

    蔡丰岚道:“咱们是今年才来读的,想要岁考拿到好成绩,必须努力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名次排在前面,才能有更好的夫子。”

    这几日的课上来,第十堂的夫子水平,他们也见识了。

    大多都是陈举人之流。

    时间可不等人啊,如果年底的岁考不能去更靠前的学堂,明年整整一年都不能变动。

    纪元,蔡丰岚他们努力,是想在岁考里考到名次更好的学堂里。

    而他们当中李勋,却是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乡试对今年刚中秀才的人来说,顶多就是试试水。

    对李勋而言,却是一次机会。

    他考中秀才那年是二十四,今年二十六,如果今年不中举人,那就要等到二十九才能再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