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11kzc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我要做首辅 > 第1087章 自豪的申时行
    内阁诸公,再度聚集到了一起,徐胖子拿着一个葫芦,从里面倒出了许多蝗虫,有的长如手指,翅膀强健善飞,肚子溜圆,吃的满满的。

    大家简直都想捏爆了这些可恶的东西,它们吃的是无数人的命啊!

    徐渭叹口气,“这是昨天去通州那边抓的,问了当地人,都说不是本地的种儿,黄翅的是从南边飞来的,黑翅的是从西边来的。各地的奏报也都送来了,山东,山西,包括河南,甚至南直隶的凤翔府,全都出了蝗虫,北方诸省,几乎无一幸免!”

    他说完了,几位大学士的脸色更加凄苦,殷士儋和高仪都频频摇头,实在是这场灾来的太不是时候了。

    蝗灾古已有之,不算新鲜,可是这么大的灾,是绝无仅有。蝗虫本是独居的,可是一旦发生某种变化,就会成群结队,一昼夜就能飞几十里,所过之处,所有绿色的东西,荡然无存。

    这一次蝗灾恰逢秋收之前,眼看着还有半个月,粮食就能收获了,百姓灌了一年的汗水,就等着这几天了。

    结果一场蝗灾,荡然无存,连哭都找不着调儿。

    相比蝗灾,更让人恐惧的是人言。

    蝗虫危害巨大,又弄不清楚蝗灾的原因,历来都认为这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,是惩罚君王无道,是老天爷示警,只有反躬自省,祈求上天保佑,爱民修德,蝗灾才会消除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菜十岁,又怎么会惹得天怒人怨?

    更何况大权都落在了内阁,自然而然,这一次蝗灾就成了内阁失德。

    唐毅刚刚打了一个漂亮仗,处置了李氏一伙,废除二十四衙门,东厂锦衣卫一扫而光,看似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可是别忘了,理学统治天下几百年,孔孟之道更是延续了一两千年。

    早就根深蒂固,扎根在每个人的心头儿。

    原本唐毅强势的时候,他们不敢反对,如今出现了蝗灾,正好是他们发挥本事的时候,一时间,各种流言蜚语漫天,到处都是攻击唐毅,攻击内阁的声音。

    他们说是因为唐毅以下犯上,处死皇太后,架空皇帝,乾坤颠倒,纲常无存,老天爷给他的儿子报仇了,才降下了前所未有的蝗灾,来惩罚天下人。

    要想让蝗灾过去,必须处置唐毅一伙,替李太后报仇。

    显然这种说法是屁话,但是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,快速流传,不明真相的百姓奔走相告,好些士绅竟然也听信了流言,他们拿出了大把的粮食和金银,去资助周王,支持他起兵锄奸,扫荡贼子。

    一时间朱在铤声望大振,人马一下子超过了五万之众。

    逃回了老家的耿定向也召集两三万人,响应周王,竟然兵发武昌,试图拿下中原腹心之地,以武昌为根基,讨伐贼臣。

    耿定向兄弟三个,连发了十篇檄文,把唐毅骂得一钱不值,号召天下人群起而攻之。

    除了他们之外,江西,山东,四川各地,都出现了苗头,有矿工闹事,有百姓起义,有商人借机作乱……

    总而言之,大有天下大乱的态势。

    掌握了权力,就要扛起责任,现在雪片一样的告急文书都送到了内阁,有求粮的,有要钱的,要请求调兵的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万般诸事,首重赈灾!

    “元辅,此次蝗灾规模之大,受灾百姓之多,前所未有。我以往当立刻免除各地赋税,然后调集粮食,赈济灾民,万万不能让有心人从中挑唆,以致民变!”唐汝楫建议道。

    其他几位阁老七嘴八舌,大致的意思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唐毅沉吟一会儿,道:“咱们都是在京城坐而论道,还是听听前线的意见,再做决断。”

    没多大会儿,有人把申时行带了进来,比起几年前,他瘦了,也黑了,一点没有状元郎的风采照人,只是多出了从容自信。

    冷眼一看,申时行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,看神情竟然和唐毅有几分相似,其实申时行这些年,一直在模仿着老师,眼下也有了几成功力。

    “师相,诸位阁老,以我之见,蝗灾和什么上天降罪一点关系没有,而是气候使然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讲?”唐汝楫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近些年北方越发干燥少雨,天气越来越冷。我在汉中的时候,就发现许多地方垦殖过度,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坡。据老农所说,蝗灾和旱灾交替发生,大旱之后,必有蝗灾。而蝗虫有多发生在空旷光秃的地区,这一次蔓延数省的蝗灾,原因就在于此。”

    唐毅暗暗点头,果然没有白历练,见识上来了。唐毅心里清楚,传说中的小冰河期已经开始发威了,他能战胜皇权,还能不能打败老天爷,心里头可没准儿啊!

    “汝默,你以为该如何防止蝗灾?”

    “回禀师相,防止蝗灾的办法也简单,无非就是鼓励百姓,捕捉蝗虫,朝廷可以悬赏,以粮易虫。至于已经遭灾的地区,要免税,开粥场,发粮食,还要各地士绅富户不准追讨欠债,落井下石。总而言之,要让老百姓活得下去。”申时行说完之后,又思量一下,显得有些迟疑。

    “讲,开诚布公,不要把话存在心里头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申时行道:“师相,弟子是担心蝗灾一年比一年严重,今年本就少雨,蝗灾遍及各省,到了明年,只怕蝗灾会更大,倘若年年如此,年年赈济,朝廷就算有金山银山,也不够用的。”

    殷士儋有些不快道:“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,今年的关口务必要过去,各地需要多少钱粮,都要给他们,万万不可饿死一个百姓。”

    他的意思大家都明白,咱们刚刚干了一大票,现在压力山大,要是饿死了一堆人,就会被人利用,作为攻击内阁的手段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先把今年的事情应付过去,其余的明年再说。

    申时行不太喜欢不顾长远的作法,可是他人微言轻,不敢随便插嘴。倒是唐毅沉思一阵,微微摇头。

    “汝默说的有理,自从嘉靖四十年开始,北方的灾情一年比一年严重,水旱蝗灾交替,隆庆五年,光是给各地赈灾的银子就有一百八十万元,今年上半年,就花了一百五十万。按照这个速度下去,朝廷的确吃不消。而且光是发银子,发粮食,未必能解决灾情。”

    “师相明鉴!”申时行忙说道:“弟子以为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北方天气越发恶劣,每亩田的出产越来越少,纵使朝廷能赈济一时,却没法赈济一辈子。不让北方的百姓找到生路,只怕早晚会有撑不住的那一天,毕竟是几千万张嘴啊!”

    申时行点出了麻烦所在,以唐毅的估算,小冰河期的威力,根本不是农业时代能抗衡的,除非弄出了化肥农药,再弄出无数的机械设备,修水渠,挖水井,北方的土地才能有增产的希望,不然只会一天比一天衰败,一年的产量比一年少……

    最后就会变成无底洞,朝廷需要不断往里面扔钱,一点不扔了,就会流民遍地,进而演变成农民起义。

    该如何赈灾,当真要费一番思量。

    “汝默,你以为该如何应付?”

    申时行不好意思挠挠头,“弟子哪有什么主意,还是师相决断吧!”

    “总是藏着掖着就不好了,我可听说你在汉中主持过赈灾,干的很不错,说来听听吧!”

    申时行一激灵,原来师相一直关心自己啊,他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师相,那是隆庆三年的时候,汉中大旱,赤地千里,流民不下二十万,全都聚集在了州城,而汉中的存粮加起来还不够一个月的开销,从外面调运,也是远水不解近渴。”

    听着申时行的叙述,几位阁老也都皱了眉头,二十万灾民啊,这要是放在京城,也够麻烦的,小小的汉中,应付起来可是不容易。

    却没有听说汉中闹出乱子,申时行这家伙有点门道。

    “快说说,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?”唐汝楫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回唐阁老,下官遍访汉中各地,发现田地缺水,原有的水渠也都荒废多年,难以恢复。下官便斗胆和几家毛纺场联络,从他们手里换来了二十万只绵羊,并且许诺,免费帮着放养,一年之后,羊毛和羊原数奉还。”

    “那有什么赚的,莫非白干活不成?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!”申时行笑道:“绵羊一年至少能产一胎,甚至一年两胎,每胎二至四只小羊,借来的二十万羊,公母参半,一年之后,汉中百姓手里就有五十万只绵羊。恰逢当是开拓了安南,朝鲜等处市场,呢绒需求大增,羊毛卖了一个好价钱,两三年的功夫,汉中已经成为陕西有名的养羊重镇,已经筹建了十几家毛纺工场,数以万计的百姓养羊,纺织,比起种田,收入翻了一番不止。”

    提到了这里,申时行也不无得意,为官一任造福一方,他给汉中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毛纺工业,北方气候越来越恶劣,种田不成,养羊却能大赚。

    他离开汉中的时候,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。

    好几天之后,他的心里都暖呼呼的,那份成就和自豪,绝不是普通人能够体会的。(未完待续。)